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云网融合优势,运用5G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科技手段,提供云会议、云课堂、大喇叭、视频监控、智能门磁等“5G+”智慧应用,实时、准确、全面地为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,如运用云端技术搭建起“空中直播课堂”,实现5万名师生同上“开学第一课”,确保“停课不停学”。
在“十四运会”通信保障中,陕西公司发挥“5G+云网”强大的资源布局能力,创新推出5G智慧场馆、5G智慧观赛、5G云制播等信息化服务,以硬核科技打造首届“5G全运”。依托5G定制专网、5G切片技术以及天翼云陕西边缘云资源池等,搭建赛事公用信号通信系统,首次使用8K直播,赛会内容在各大媒体触达78亿余人次,打造5G云制播,实现全国首个“5G+视频采编+专网传输”场景。基于“5G+AI+VR”等新技术,量身定制了自由视角、VR直播、多视角三种智慧观赛模式,多角度真实完美还原运动细节,实现“智慧观赛”。
【资料图】
在秦岭保护中,陕西公司发挥“云网数业安端”能力优势,利用5G物联网等技术,提供智慧管山、落地应急指挥调度、实时监测预警、可视化管理等应用,全面赋能秦岭生态保护,真正实现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。
在乡村振兴中,陕西公司综合运用5G大数据技术结合云网融合、网络安全等,提供智慧党建、智慧广播、平安乡村等数字乡村应用服务,提升乡村治理能力,唱响乡村“致富曲”,织密“智”安防控网,助力农村地区产业、文化、生态等全面振兴。
遥想十年前,杭州移动4G网络投入应用,打造了全国第一条4G覆盖的公交线路。那时,还有学生和上班族专程前去乘坐,只为体验一段手机高速上网冲浪的时光。杭州移动的网络规划主管岑曙炜记得,“当时我们在杭州B1快速公交线上推出4G网络的免费体验,受欢迎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,真的是人山人海。这是全球第一条TD-LTE制式的公交快线,坐在车上,手机上下载速度一路飙升,最高达到80MB/s。”
在此之后,杭州移动又陆续推出了4G网络杭州全城体验、4G业务首发、4G规模应用体验等一系列活动。面对杭州4G创新试验的成功,杭州移动并未停止探索的脚步。以岑曙炜团队为代表的通信人,又积极开展面向5G的4G+网络技术演进工作,努力让“5G看中国,中国看杭州”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。
十年后,杭州移动实现了杭州地铁的5G网络全覆盖,地铁乘客可以随心畅享5G服务,其下行网速也能达到700MB/S,相比十年前提高近10倍。正是凭借5G整体覆盖、城市道路和地铁场景的优异表现,杭州在中国通信院“2021年度第一期全国移动网络质量专项评测”中,一举获得“各场所网络质量卓越城市”“主要道路5G网络质量卓越城市”“地铁场景5G网络质量卓越城市”三大奖项。
今年,也就是5G牌照发放的第三年,杭州移动5G分流比(5G流量占全网流量的比重)连续率先实现20%、30%、40%三阶突破后,于近期再次率先达到50.31%,实现全网一半以上的流量分担,5G网络已然成为杭州的主力承载网络。
中国联通从2018年开始启动6G研究,聚焦6G愿景与网络架构、6G无线关键技术方向,持续开展无线技术创新、专利布局,牵头行业标准化工作,积极开展技术原型设备联合研发,探索6G技术向5G应用方案。经过4年多的发展,在6G愿景、核心技术攻关、标准化、行业引领和研究生态方面全面布局,在高频通信、智能超表面、通信感知一体化等高价值方向上形成一定影响力。
中国联通2021年3月发布《中国联通6G白皮书(V1.0)》,提出以“智能、融合、绿色、可信”为主要特征的6G DNA愿景。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7项,牵头CCSA在6G候选技术领域立项10项。
中国联通牵头完成业内首个智能超表面技术外场测试,验证了该技术能够重构基站和商用终端之间的无线传播环境,以极低能耗成本切实提升网络深度覆盖能力,为移动网络超高体验新型业务提供变革性无线使能技术。中国联通还联合“产学研用”伙伴,完成了全球首个通感融合外场测试。
中国联通是IMT2030 6G工作组需求组副组长和无线组副组长单位,研究成果持续输入IMT2030相关白皮书和技术报告;是毫米波太赫兹产业链联盟副理事长单位,持续推进国内高频产业生态。中国联通牵头组织智能超表面产业联盟(RISTA),先后得到了包括清华大学、东南大学、北京邮电大学、中国电信、中国移动、中国信通院、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等百家企事业单位的热烈响应,推进RIS相关的技术研究、标准化和产业落地;牵头组织了太赫兹、高频通信、智能超表面行业论坛,牵头成立“高频通信联合创新实验室”。
未来中国联通将继续发挥国企的社会责任感,与产业连相关方协同,更好地推动6G技术研究、标准化和产业链发展,为我国6G持续领先奠定坚实技术基础。
广告
X 关闭
广告
X 关闭